栏目语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在过去的一年里,山西大学新闻学院公众号秉持“务本、开新、闻道、求真”的理念,开设了《“新”青年说》、《“新”修养随笔》、《“新”视界》、《新“声”代》、《“新”画廊》、《太行“新”声》、《“新”锐评》等栏目,为众多新传学子提供了展示、交流、学习、思考的广阔平台。
为了更好地借鉴优秀新闻人和优秀学子们的宝贵经验,提高同学们的新闻实践能力,从今日起,学院公众号特开辟《“新”访谈》栏目,将邀请业界前辈、优秀学子等与大家一起交流他们的写作心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本栏目能够帮助同学们拓展眼界、开阔思维,发现自身发展的无限潜能。
欢迎大家踊跃参与,积极互动!
王言虎,2016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现任新京报评论部副主编。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他开始练习并走上新闻评论写作之路,2014年获得新京报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一等奖,2016年获得红网首届全国大学生评论大赛冠军。进入新京报评论部后,他在业务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勤耕笔墨,曾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集体)、全国人大新闻奖一等奖、北京新闻奖一等奖、北京人大新闻奖一等奖等奖项,并多次获得报社年度评论写作金奖与编辑金奖。2020年被报社破格评为首席评论员。工作之余,他还担任光明日报、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经济之声、浙江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特约评论员。
(图1:王言虎)
此次学院有幸邀请到王言虎老师,跟大家分享他从事新闻评论工作的历程与经验。同时,王老师也对山大新传学子深情寄语,希望我们能够久久为功,踏实训练,通过针对性的学习与实践,不断取得成长与进步。
(图2:获新京报年度评论写作奖和编辑金奖作品)
01
问:是怎样的机缘让您接触新闻评论,并最终投身媒体行业的呢?
答:
人生就是一系列偶然的总和。我走上评论之路,源于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从大二我就开始订阅《南方周末》,有段时间在学院办公室勤工助学,团委的尉老师恰巧看到我在读《南方周末》,就提及男友(现在的老公,也是我的朋友)在《南方都市报》做评论员。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评论员”这个职业。或许是这句不经意的话,点燃了我心中对未来职业规划的一个火苗。而且,在这之前,我也喜欢写些小文章,在历史文化学院与哲学院的学生杂志上发过几篇读书笔记。还有一点,当初觉得写评论能赚些稿费,补贴学业,也就自然而然地拿起笔尝试着写了起来。
万事开头难,写评论也不例外。现在回忆起来风轻云淡,其实我当时经历了很艰难的阶段。首先我是彻头彻尾的评论“门外汉”,题材怎么找,结构怎么布局,语言如何组织,完全是野路子。初期真是“惨淡经营”,至少在我创作的前一百篇评论中,没有被一家报纸接收过。我中间动摇过多次,但在师友的鼓励下,还是坚持了下来。
从大三起,我开始保持有规律的写作,每周给媒体投三到四篇稿件,偶有见报及转载,但不多。我还是继续坚持,甚至一天写两篇。转折点出现在本科毕业后的暑假。可能是长期的积累有了效果,也可能是老天看我实在有点“惨”,那段时间,我接连在《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北京青年报》等媒体发表了多篇文章。同时,山西晚报评论部的清源兄也找到我,约我每周给晚报写一篇本地评论。我发表的文章也就慢慢多了起来。胡适有句话叫“苦撑待变”,我想我的经历也算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注脚吧。我与清源兄的因缘也一直保持到了现在,他是我亦师亦友的兄长。
至于与新京报的接触,其实是自然而然的。新京报是国内评论界的重镇,也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2014年我已经在该报举办的大学生评论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当年底,新京报又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超级实习生大赛,大赛的前三名可以获得新京报的实习机会。比赛期间,我一个月内发表了7篇文章,是所有参赛者中发表量最多的。我最终获得了“特别奖”,顺利进入新京报实习,并得以留在新京报,成为专职评论员。
(图3:2014年新京报大学生评论大赛的一等奖证书,图为当时发的一则朋友圈)
现在回过头看,学习历史对我帮助良多。首先,历史让我严谨。历史是一门实证的学问,讲究事实与考证,而写评论也注重逻辑和论证,两者不约而同,殊途同归;其次,历史提升了我们文字的厚度和质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历史学对此作了很好的平衡。我现在还保持着阅读史学类学术期刊的习惯;最后,历史赋予我一种大视野。历史学要善于总结现象,提炼规律,提升人的洞察力。学习历史,让我们看到过去,认清现在,更好地预测未来。
02
问:您能否推荐一些在学生时期写过的文章,并谈一谈您的写作体会呢?
答:
我想介绍《买车大潮:乡土价值与现代生活的激烈碰撞》这一篇。这是我获红网首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第五期(2016年2月)“月度之星”称号的文章。现在看来,文章有很多瑕疵,但之所以拿它举例,是想告诉大家,学生时代的评论训练,要多关注身边的事,理论联系实际,提出自己的观察与思考。
从立意上来说,我想通过文章展现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中国农民身上那种纠结撕裂的心态:第一,村民炫耀式买车本质上源于一种狭隘的小农意识;其次,每个人都有追求体面生活的权利,种种看起来炫耀家底似的行为,不过是小人物在经年打拼之后,所追求的一种在他们看来体面的生活。对这种身份转型中的不适,社会当抱有同情之理解。
从构思上来说,我觉得一篇文章不能只谈现象,而是要超越现象看本质。当时在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看到一个学者写了一篇关于农民返乡过年的观察文章,受此启发,我将文章升华到了中国人的尊严以及农民的身份认同上。
我想表达的是:师弟师妹们写评论,选题不要只局限于新闻事件,可以观察分析身边的现象。比如大学的考研考公热潮、就业问题,还有山西农村的古建筑保护等,都是不错的评论选题。苏轼所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我们的评论素材无边无际,要善于发现身边的“无尽藏”。
(图4:王言虎作品《买车大潮:乡土价值与现代生活的激烈碰撞》)
03
您觉得学生时代的评论写作与工作后的评论写作有什么不同?工作后您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升?
答:
学生时代选题更随意,表达更散漫,逻辑结构缺少明确的章法;工作后更能辨别哪些话题有价值,表达更理性,用词更准确,谋篇布局更有法度。
至于提升,其实前面几句已经提到了。我体会最深的有两点:
首先,经过专业训练后,能够判别到底什么样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学生时代,有时写一篇能发几家媒体,有时全军覆没。但自己觉得两篇文章质量没有太大差别,其实还是因为自己没搞懂“好文章”的标准。专业训练之后,对文章的评价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了。
其次,建立了核心观点意识。我入职新京报评论部的第一天,领导就跟我说写评论至少70%的篇幅都应该围绕核心观点展开。以前虽然也写过评论,但没有一个清晰的核心观点意识,也就容易导致评论质量参差不齐。此后我牢记“70%核心观点”法则,尽量使自己的文章主题不偏离,不游移,“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04
您在工作期间有许多获奖作品,有的饱含着真挚的情感,有的已经成为我们在众声喧哗中保持理性思考的优秀范例。您能举例谈一谈您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吗?
答:
第一篇是获2018年度新京报评论写作奖金奖的作品《“点赞”杀人嫌犯张扣扣,混淆了是非!》。整体上,这篇文章从立场、表达、措辞等方面把握得比较准确、稳妥。当时,面对社会关注度极高的张扣扣杀人案,是同情杀人嫌犯并将其当成替母报仇的“好汉”,还是以法治社会最基本的是非观去分析、判断,在舆论场引发巨大争议。而且,同情并赞许张扣扣的声音似乎还占主流。舆论沸沸扬扬之际,我们认为坚定地站在法治一边,坚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舆论,相当有必要。
这篇文章的初稿是我大年初三在火车上用手机完成的,到家之后又做了修改。这个场景挺有意思,其实也是一种隐喻:做新闻永远在路上,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热点来了,职业媒体人都得有随手动笔的准备与能力。实际上,用手机写稿,这些年已成为我的职业习惯,不夸张地说,手机已成为我的“写作基础设施”。我在所有的交通工具上都用手机写过文章,有那么两年几乎已经成为常态。
(图5:作品获2018年度评论写作奖金奖)
也推荐几篇我还比较满意的文章:《五问“产妇跳楼”事件:榆林一院什么责任都没有吗?》《“朋友圈杯雾霾大赛”,是在黑北京吗?》《渣男林丹能不能“杀死”伟大运动员林丹》《以阴谋论抹黑中国,有违世道人心》以及元旦社论《穿越大江大河》等。
05
作为专业媒体人,您认为新传学子应当进行大范围的跨学科涉猎吗?对于广泛学习,您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
答:
这是当然的。新闻评论讲究技法,但更重要的是积累,可以理解成“技”与“道”的关系。新闻学子仅仅学习新闻理论是不够的,还应广泛涉猎多学科知识,比如法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关于广泛读书的价值,前人之述备矣,我认为这有三重功能:构建框架,习得理论,了解案例。这都是我们评论写作的基石。
学生阶段的读书时间最丰沛,踏上工作岗位后,才真正认识到“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珍贵。大家要珍惜有限的校园读书生活,多读多想多记多思考。读书随处是净土,闭门即是深山,你们最不缺的是时间。
06
您进入《新京报》之后,是怎样学习以延续对社会上各种话题评论的前瞻性和深刻性的呢?
答:
一个颇有社会阅历的朋友跟我说过:“只有吃过、见过、用过、玩过,你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评论员。”最近也看到一个说法,说是成长最快的方法,就是走出去,与不同的人交流。这是很有道理的。其实,老祖宗早就把话说尽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07
您觉得优秀的评论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答:
清代桐城派大家姚鼐对好文章有个经典的评价,即“义理、考据、辞章”要相统一。这也是好评论的标准。义理是论点,考据是论证,辞章是文笔。
我认为,好的文章应该做到“雌雄同体”。所谓“雌雄同体”,第一个层面是指在谋篇布局上要大刀阔斧,硬朗森严,而行文逻辑要严丝合缝,像姑娘绣花一样缜密条理;第二个层面是指论述既要展现理性,也要倾注情感,追求情理交融的评论风格。学人评价梁启超“笔锋常带感情”,就是说他的文章,突破了传统古文的束缚,灌注了思想解放的精神和内心的热情,造就了新的文风。
08
在新媒体时代,很多新闻在刚爆出时并非是全部真实的,总要经过多轮的反转和纠正。媒体人既要追求时效性、即时评论,又要评论事实,请问我们如何处理这一矛盾?
答:
速度与真相有时候就是一组天然的矛盾,尤其是在被社交媒体所塑造的“后真相时代”,平衡速度与真相变得更加困难。就评论写作而言,我觉得从技术上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对信源的权威性进行分级。要看这个信源是来自自媒体,还是机构媒体。机构媒体也要看是具有普遍公信力的大媒体,还是公信力一般的地方性小媒体。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
第二,确定一个新闻事件的真实性,最好有两个以上的信源可以交叉印证。比如前段时间的“16岁女孩被父母以26万许人后出逃”事件,如果在媒体报道里有公安、妇联、街道等的多方回应,就大大提高了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如果信源不权威,也缺少多个信源的相互印证,我们不妨等一等事实,尤其是在涉及政府公权力、未成年人、弱势群体等的敏感议题上,动笔更要慎之又慎。
09
在评论的分论点中,我们习惯于提出问题的解决措施。但是,我们发现以学生的思维和阅历有时候难以提出行之有效的破局之道,很多时候是流于空谈或毫无价值。在您看来,如何训练可以避免空谈、提升评论建议的价值呢?
答:
这也正常,学生毕竟阅历少,对一些社会现象、运行逻辑不够了解,写出来的文章难免流于空谈。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有些评论作者一本正经地提出某项问题的解决方案,但其实这个方案或者治理路径,有关部门、机构早就已经在执行了。这就比较尴尬。
避免这种情况,第一,要有即时学习的能力,通过现场广泛检索资料,全面了解事件相关政策背景、举措,避免“踩空”或落后于政策;第二,要在实践中多观察积累,甚至只有亲身参与到这个运行体系之中,才能透彻理解其中的门道。这可遇不可求,但持续地积累与学习,一定是有成效的。
大家可以长期跟踪一两个领域的话题,比如教育、政府治理等。格拉德威尔提出“一万个小时专家”的概念,如果能专注某个领域一万个小时,你就是专家型评论员。
10
您对山西大学的新传学子有什么寄语?
答:
谈“寄语”,我实在有些不够格,山西大学有成就的校友太多,但我可以分享一点体会。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提到:如果把大学比作一个兵器库,我认为兵器谱上的每一样武器山西大学都一应俱全。山西大学是百年老校,底蕴深厚,我们不要空入宝山。评论员首先是个“文字个体户”,一人可成军,跟你的出身没有关系。评价一个评论员是否优秀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文字够不够硬。文字是你的基本盘,一定要守住这个基本盘。
如果说“寄语”的话,我想跟学弟学妹们说:一、充分利用学校优质的师资与图书馆资源,多读多写,不要荒废青春;二、写作很重要,不论你将来从事什么职业,“能写”都是一项关键技能,大学时期要加强写作训练;三、多去大城市走一走,有条件的去大城市的媒体实习,考研考到北上广,开阔眼界,积累资源。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王言虎老师的评论写作生涯源于热爱、始于坚持、成于奋斗。同众多新传学子一样,王老师并非一开始就在评论写作方面如鱼得水,但他秉持着笔耕不辍、坚毅笃行的精神,才最终坚持了下来,进入新京报,成长为国内知名的评论员。王老师总结的许多写作理念让我们受益匪浅。希望我们可以汲取其宝贵的写作经验,并融会贯通,运用到自己的评论写作中,不断提升写作能力,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撰稿人:邸子瀛 张丽
二审:韩晓芳
三审:庞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