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笔为枪,他在东湖的春天里追逐理想;警钟长鸣,他将柳州的轰响传遍四方;诗行万里,他在漳河的麦浪里放声高唱;血溅太行,他在敌人的枪口下奋力反抗。他就是“历史不会忘记的名字”——高咏。从汉江两岸到嘉陵江畔、桂林山边,再到太行山上、清漳河旁,他以新闻人的敏锐、诗人的敏感,描绘着他在中国大地上看到的一切。
随粮代征初显名,青记呼号民独立;
年少有为奔太行,开荒漳河另寻春;
太行征途党魂定,漳河牧歌声飘摇;
仇恨铁拳慑敌寇,血浸诗篇气存长;
太行新人高碑立,烈士长眠永不朽。
高咏(1917-1942),湖北汉口人,原名高云清,曾用笔名白芸窗,著名战地记者,也是抗战时期知名的诗人与作家,凭借新诗在文坛崭露头角。
图1:高咏
1938年,高咏在武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中国青年记者协会(简称“青记”)。“青记”由范长江等人发起,邹韬奋等一批爱国进步记者先后在不同城市加入,有力地冲破了国民党的新**,扩大了抗日宣传力量。[1]
之后,高咏任国际新闻社总会学术部干事,成为其中的骨干成员,积极从事新闻工作,在重庆、桂林一带的战场报道敌后抗日斗争。国际新闻社是1938年9月在周恩来指导下由范长江在武汉创立的独立通讯社,它以“青记”会员为骨干,主要是为了满足在武汉的外国记者对战地消息的需求。[2]此后,高咏将自己短暂的一生全部投入到了新闻与文学创作中。
1938年1月10日起,日军开始对柳州进行大轰炸,给柳州人民带来极其严重的损失,高咏作为战地记者在此期间曾赴柳州进行报道。在《阵中日报》发表的通讯《柳州行》一文中,他描述了柳州遭遇敌机轰炸的情形:
“在这样清明的天气里,柳州却陷在寂静里”“跟着前行的队伍,无数的人们都到了郊外”“记者深感敌人轰炸的无数”。
他在肯定柳州当局防空措施适当、采纳其他城市经验教训的同时,也指出了其对于全国的借鉴意义。此外,他还敏锐地发现了当时城外出现的倒卖黑市车票的现象及其负面影响,并由敌军轰炸的现实得出了自己对于中国革命发展的判断,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中国抗战力量在农村,而在敌机轰炸下,抗战的力量更进一步移到农村中去,这一点注定了中国的不可屈服性”。[3]
图2:《阵中日报·军人魂》上发表的《柳州行》
图3:《随粮代征》
图4: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
高咏对中国共产党教官苦心编写的游击战教材十分欣赏,在报道中,他为读者展现了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课堂:
“在课堂上,游击战争战略家叶剑英先生的《游击战争概论》一课,最为学员们所爱好……下课的号声响了,听众还是不愿走,再讲五分钟好不好?”[7]
为了让学员更好地明白“游击队与民众是鱼与水的关系”这个道理,叶剑英专门设置了“民运工作日”,让所有学员参加实践训练。对此,高咏作了详细的描述:
“每个星期天,同学们分成小组,以政治工作人员的姿态分途下山。每一小组是三个学员,一个小组负责一个甲的工作。工作的对象是民众,工作的方式是调查、宣传、组织。不管是晴天或雨天,同学们都要走一段长的山路到民众中去,女同学并且在民众中间发动妇女,向落后的妇女传播抗战的种子。”[8]
高咏在报道中这样评价:“游击战术的教育工作,还没有一个准绳。假若有的话,那就是从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开始,也就是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编辑的第一本《游击战术讲义》。”[9]
图5:《游击战术讲义》
1937年11月,随着太行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众多来自延安、沦陷区和国统区的知识分子聚集到太行山上。他们怀揣着救亡图存的希望和各自的理想,团结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前仆后继地冲在根据地建设的一线,将中华儿女不畏强暴、慷慨赴国的气概留在了太行山上。
1939年,高咏以国际新闻社特派员的身份来到太行山,以《新华日报》(太行版)记者的身份进行采访。同时他担任了许多文化职务,如晋东南抗敌协会分会理事等,写出了多篇通讯、新闻作品以及文学作品。
当时的高咏二十多岁,身材中等,样貌清秀,戴一副金丝眼镜,很招人注目。[10]但这样一位举止儒雅的书生却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魄,他多次奔赴前线采访,同时真实地记录了敌后根据地人民的生活状况。短短的时间内,他就采写了《彭德怀将军访问记》《苦战中条山》等大量的新闻报道,被发表在《新华日报》上,鼓舞着太行乃至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斗志。他用生动简练的文字表达了对太行英雄儿女的赞叹:“一个夜,走完了十八盘;一条人龙伏下来,是三千好汉。(《十八盘》)”
华北文化社同人这样评价他:“失掉了都市的爱的生活,却得到了抗日民主的新生活。他勇敢地唱着歌,朗诵着自己写的诗”。[11]
在太行抗日根据地火热的生活中,高咏文学创作的欲望也随之喷薄而出。作为太行诗歌社的重要成员之一,他在此期间创作了长诗《漳河牧歌传》、《开荒》等。
图6:高咏,摄于1940年
据著名诗人、剧作家阮章竞回忆,1941年秋,高咏已开始创作长篇叙事诗《漳河牧歌》,长达万余行[14],1942年5月完成。那时,日寇开始了对山西太行、太岳一带抗日根据地的大规模扫荡,高咏在“反扫荡”中毅然背着这部书稿投入战斗。
就在他牺牲的前一天,他还低吟了一首洋溢着根据地军民盎然生活情趣的小诗《看春耕》。他的诗歌饱含情感,很多读者都非常喜欢,根据地的报纸也经常刊登他的作品。由于信息延迟,以至于他牺牲后一个多月,延安的《解放日报》等报刊还在发表他的《人民的庆祝会》等诗作。很多读者听到他牺牲的消息后,都不敢相信这个令人心里泣血的事实……[15]
1942年5月,日寇对山西太行、太岳一带的八路军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史称“五一大扫荡”。敌人残暴地进攻华北《新华日报》在八路军总部的所在地——山西长治县以北的辽县(现左权县)麻田镇,大肆烧杀掠夺。
此次日军的残酷扫荡,使根据地遭到严重摧残,冀中军区部队减员16800余人,群众被杀、被捕达5万余人,根据地全部变为日占区和游击区。在“反扫荡”中,由于北方局机关和掩护部队未能及时转移,遭到日寇的残害,仅华北《新华日报》就牺牲了40多人。[16]
在突围中,高咏因负伤而落到了敌人的封锁线内。当侵略者在汉奸的带领下对十字岭以东的山区进行反复搜剿时,躲藏在山洞里的高咏已经弹尽粮绝了。[17]
阮章竞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日本人见他胸前有国际新闻社的标记,要他跟他们一起行动,高咏严辞拒绝,并大骂日本人和汉奸,愤怒的敌人以刺刀直逼他胸前。面对敌人的步步逼近,高咏勇敢地像一尊伟岸的雕像。他的神圣和凛然不屈,竟使侵略者的脚步变得有些慌乱和迟疑。”[18]最后,高咏“背着即将完成的长篇叙事诗《漳河牧歌传》,身陷重围,被敌刺死,鲜血浸透了黑漆提包里的诗篇”。[19]
作为当时文坛正在徐徐升起的新星以及颇具才学的新闻记者,高咏本该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持续散发创作的热情。然而面对民族大义,他果断选择了献身革命,表现出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高咏的牺牲令人扼腕惋惜,但革命的烈火不会就此熄灭。
1986年5月,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在山西左权县麻田镇西山脚下筑起。碑的左侧镌刻着“一九四二年五月,华北《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等四十多位同志壮烈牺牲”,碑的背后刻着57位太行新闻烈士的英名,高咏的名字被镌刻其中。[21]
80年后的今天,那段沸腾的岁月早已成为历史,那些闪耀的名字也已化作繁星。但即使是从历史的碎片中,青年一代的我们仍会回望那个热血的年代,追忆那些将鲜血洒在战场的新闻烈士们,致敬那些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先辈们。让我们一起,继续讲述革命先辈们的故事,守护新闻人心中颠扑不破的信仰!
[1]梁婧姝,张弘.我们为此而自豪!今天,你们就是新闻的主角!记者节快乐!.[EB/OL].呼和浩特日报.2017-11-08.
[2]杨晓佼.抗战时期国际新闻社在桂林的新闻活动[J].新闻与写作,2012,(01):74-76.
[3]宋致新著.国统区抗战文学钩沉.[M] ,2016年12月第一版,武汉出版社,2016:最后页.
[4]阮援朝.战争的回声——阮章竞的怀人诗作及抗战书写[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05):9-11.
[5]杨晓佼.抗战时期国际新闻社在桂林的新闻活动[J].新闻与写作,2012,(01).
[6]谢倩.高詠和他的《随粮代征》.[EB/OL].人民政协网.2018-05-17.
[7]谢雨玳.大团结大联合·湘潮奔涌话同心(11)——国共南岳合办游击干部训练班:三千游击干部从这里走上抗日战场.[EB/OL].三湘统战.2022-08-04.
[8]刘连梅 .南岳游干班:走出3042名抗日游击队骨干(组图).[EB/OL].抗日战争纪念网.2015-08-14.
[9]“衡阳红色故事我来讲”故事资料:周恩来、叶剑英与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EB/OL].衡阳发布.2019-10-08.
[10]李庄.清漳河勾起的回忆.[EB/OL].人民网.2005-08-3.
[11]韩征天.C号作战(10).[EB/OL].搜狐新闻.2005-08-14.
[12]皇甫建伟,张基祥著.左权抗日根据地史料丛书 抗战诗歌选.[M],2012年8月第一版,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最后页.
[13]皇甫建伟,张基祥著.左权抗日根据地史料丛书 抗战诗歌选.[M],2012年8月第一版,山西人民出版社,2012:最后页.
[14]阮援朝.战争的回声——阮章竞的怀人诗作及抗战书写[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5,(05):9-11.
[15]韩征天.C号作战(10).[EB/OL].搜狐新闻.2005-08-14.
[16]宋致新著.国统区抗战文学钩沉.[M] ,2016年12月第一版,武汉出版社,2016:最后页.
[17]谢雨玳.大团结大联合·湘潮奔涌话同心(11)——国共南岳合办游击干部训练班:三千游击干部从这里走上抗日战场.[EB/OL].三湘统战.2022-08-04.
[18]韩征天.C号作战(10).[EB/OL].搜狐新闻.2005-08-14.
[19]宋致新著.国统区抗战文学钩沉.[M] ,2016年12月第一版,武汉出版社,2016:最后页.
[20]韩征天.C号作战(10).[EB/OL].搜狐新闻.2005-08-14.
[21]宋致新著.国统区抗战文学钩沉.[M] ,2016年12月第一版,武汉出版社,2016:最后页.